查看原文
其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摘要

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批判及其时代意义

李包庚,等(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摘  要: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透过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繁荣假象,看到了西方工业资本原始积累背后的虚伪本性,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予以深刻批判。他揭露了大不列颠对华殖民暴行及其危害,辩证分析了大不列颠殖民行径对印度统治的双重影响,但是到晚年时期,马克思重新纠正了早期关于大不列颠殖民主义的肯定性评价,对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分析,深刻批驳了殖民统治在东方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马克思对大不列颠殖民主义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的批判,对当下我们警惕形形色色的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具有警醒意义,也为今天抵御文化殖民主义与“和平演变”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现实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大不列颠;殖民主义;资本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宗教关系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质

王月清,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研究)


摘  要:新时代宗教关系论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阐明宗教关系的内涵包括党和政府与宗教、社会与宗教、国内不同宗教、我国宗教与外国宗教、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关系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教分离、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等一系列观点。新时代宗教关系论体现了人民立场、问题意识、实践导向、历史思维和世界眼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关键词:习近平;宗教;宗教关系;统一战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参与有序化的现实考察

陈付龙(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研究)


摘  要:促进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是准确理解公共参与本质与价值的重要观察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生活实践中公共参与容量的有限性与局限性、公共参与行为的随意性与情绪性、公共参与限度的过度性与低度性是公共参与有序化的现实困境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张力失衡、私人偏好与公共偏好的内在循环、社会转型与民主诉求的现实挑战是当前公共参与有序化的困境缘由促进利益共享、厚实民生基础以提升公共参与的人民伟力推进制度公正、依据制度供给以提升公共参与的规范程度健全社会支持、依托社会组织以提升公共参与的组织支撑培育主体素养、依靠实践自觉以提升公共参与的文明水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参与有序化的现实进路。


关键词:公共参与有序化公共领域公共行动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提升研究

陈雪,等(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从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摘  要:意识形态功能是意识形态基础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意识形态功能提升视角切入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视阈。在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中,抛开时代背景和具体实践谈功能,极易出现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虚化”,形成对意识形态功能的空洞认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领域的相关功能,以期在市场化、“微时代”、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净化网络空间以及争夺国际话语权等途径,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功能

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进路与前瞻

魏有兴,等(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课题。从文献统计来看研究论域集中于教育主客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4个方面。学术界认为思想意识数据化为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提供了可能当前在技术、方法、主客体关系和伦理上还存在融合困境融合之路应从思维转变、范式重构、技术实现和大数据治理来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来看两者融合的定位在于大数据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重要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表现形态大数据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基础标识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发挥的新起点。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的转型深化需实现4个转变即从聚焦大数据向系统研究转变从应用研究向学科发展研究转变从着眼“大数据向拥抱“新时代从实践自觉向哲学自觉转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数据融合转型深化

疫情防控中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逻辑、机制与优化策略

徐明,等(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从事社会治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


摘  要:基层应急社会动员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支撑,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社会治理调档切换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社会动员体系和机制建设是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和重大疫情防控的内在要求。基于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场景对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现实逻辑进行阐释与解读对其工作机制与运作模式进行探索与梳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基层应急动员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完善优化策略以期为基层应急社会动员的深入研究以及指导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与借鉴。


关键词:新冠疫情防控基层应急动员逻辑机制优化策略

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档案记忆建构研究     

李子林,等(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档案记忆研究)


摘  要: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记忆建构以官方档案来源为基础。档案机构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公众记录的收集和保管将“官方叙事与“民间叙事互联有利于建构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社会记忆。通过文献研究和政策文本分析对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档案记忆的内涵、理论依据进行阐释肯定公众档案记忆还原历史与真相、维护社会记忆完整性、开展社会性纪念活动、增强社会人文关怀的价值。档案机构开展公众档案记忆建构的建议包括将社会公众记录纳入公共卫生事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档案收集鼓励和指导私人建档和社区建档构建公共卫生事件记忆工程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公众档案资源的开放与传播。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档案记忆公众档案社会记忆

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动态演进  

吴和成,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从事创新评价与管理研究)


摘  要:基于20132017年中国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在以增强型罗素测量模型测度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和泰尔指数对效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综合效率处于较低水平;纯技术效率呈东、中、西和东北阶梯下降,规模效率呈东北、西、中和东阶梯下降;综合效率总体分布密度曲线随时间右移且右拖尾特征明显;区域内部效率差异是造成地区间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统计上显著负相关;样本期间,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整体规模报酬不佳,每年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的地区数超过50%。基于分析结果,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增强型罗素测量核密度估计泰尔指数

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弹性策略研究

刘高峰,等(河海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从事水灾害研究、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研究)


摘  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孕灾承灾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洪涝灾害愈演愈烈,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短板,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防洪减灾的重点。针对目前城市洪涝灾害治理现状,提出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框架,从流域水系、区域城市群和单个城市3个层面统筹规划城市海绵体的建设和弹性需求。以景德镇市为例,分析流域区域城市防洪格局下的城市洪水风险,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治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制定等方面提出城市防洪弹性策略,从而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流域系统城市海绵体弹性策略

五力模型与OODA 环模型相融合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型

周至,等(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金融工程研究)


摘  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企业战略决策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现有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经典模型如波特五力模型侧重于在某一横向面静态分析行业的竞争格局未能动态立体地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以及描述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过程。借鉴军事领域中OODA环模型的动态决策思构建基于五力模型及OODA环模型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型探讨该模型的应用思路及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模式等为企业在未来市场占据优势地位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方法及实践途径。


关键词:五力模型OODA 环企业战略决策企业管理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合法性获取策略研究

刘蕾,等(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社会组织与社会创业研究)


摘  要:在社会治理背景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重要的伙伴是参与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新进入乡村的社会组织要嵌入地方权力与社会结构并有效发挥影响需要获得合法性认同。从合法性视角出发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进行细致考察,研究发现: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社会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合法性挑战主要有规制合法性、认知合法性、规范合法性,以认知合法性获取最为重要也难度最大。社会组织需要综合采取适应型策略、选择型策略,操控型策略来获取合法性认同,未来合法性获取仍面临制度和能力挑战。因此,政府要从主体价值认可的角度给予社会组织合法性获取更多的支持,社会组织则要将合法性获取策略和治理行动策略有机结合,重塑行动路径。


关键词合法性社会组织乡村社会治理合法性获取策略

乡村民间纠纷解决与有效治理研究        

李亚雄,等(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从事发展社会学研究)


摘  要:随着乡村社会变迁和法治建设的推进,乡村民间纠纷呈现出涉法性、复杂性、激烈性、累积性和调解难度大等特征,致使村民之间关系弱化乃至断裂,社会权益关系失衡且难以恢复。乡村礼治机制和法治机制的双失灵及其所导致的纠纷的异化,使乡村社会治理陷入了困境。要走出乡村纠纷异化导致的治理困境,必须健全和完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转变乡村纠纷调解思路,即从“重维持秩序稳定”转向“化解矛盾与关系修复”并举上来,通过引入第三方社会服务组织等多元调解主体,创新基层调解制度和组织建设,从多元化机制向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转换,实现乡村纠纷调解过程中村民关系的修复,最终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


关键词:乡村纠纷异化调解关系修复效治理

农地“三权分置”视域下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功能优化

顾向一,等(河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从事环境法学、水法和移民社会学研究)


摘  要:农民用水户协会是具有法人地位的非营利组织,其功能主要集中在参与水权交易、分配已有水权、促进水权流转等灌溉管理方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给农民用水户协会的运行带来了挑战,其组建基础、功能定位、专业化水平等方面都面临新的考验。从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来看,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背景下,农民用水户协会需要从服务对象、功能转变、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优化,将非农民用水户纳入服务对象,明确以水权交易为主分配为辅的功能定位,并借助系统培训、专业人员等提升综合能力,以适应新的农业发展需要。


关键词:用水户协会三权分置水权交易功能优化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全国高校社科名刊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本刊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等任何费用,并按照规定向作者支付相应稿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